当前位置:首页 >>2013年第8期
游俄随感
  作者:张纪文  

image

  趁着孙子暑假,我们一家祖孙三代五口人,参加了由江苏浙江上海三地组成的四十三人俄罗斯旅游团队。导游说,俄罗斯的幸运数是七,而我们这次幸运而神奇的旅程恰是七天,的确让人从一开始就感到说不出的舒心。老天也用实际行动验证了这种幸运,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七月份是雨季,出行时我们都带好雨伞,可七天里,天天艳阳高照,根本未曾见到一滴雨落下。

  我和夫人上中学时正赶上中国向苏联老大哥学习的年代,我们学习的外语是俄语,听的歌曲是“卡秋莎”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看的电影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学校还组织我们与苏联中学生通信交流。我当时很喜欢收集苏联邮票。尽管随着岁月的流逝,脑海中俄语的单词只剩下“谢谢”、“再见”、“很好”这寥寥几个,但是我还能背诵高一学的俄语课文《外语是人生中的战斗武器》的一个章节“马克思到了五十岁后才开始学习俄语”。我们这代人就是带着这份苏联情结成长起来的,所以对这段旅程怀有很大的期待。七天,我们只游览俄罗斯最典型的两座城市: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我们穿梭在各历史名胜古迹之中,由于兴奋所致,也不觉得累。

  在莫斯科,耳熟能详的俄罗斯的精神中心――红场,我们光临了;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的墓地,我们瞻仰了;与北京中南海齐名的首脑办公地――克里姆林宫,我们参观了(其间,一睹沙皇时期重40吨的炮王和钟王等)。我们还去了号称是俄罗斯金环城市之一的莫斯科郊外小镇――谢尔盖耶夫镇。在莫斯科时遇到一个小插曲,导游给我们推荐了一个自费景点新圣女公墓,这多少让我们有些诧异。因为照国内的一般认识,只有到了清明、冬至时节才会去墓地祭扫。没想到导游带领我们去了以后,真让我们大开眼界。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雕塑花园,每一位逝者的墓碑就是一座雕塑,每一座雕塑之下,就是一位名人的传奇。我们这代人熟悉的就有:苏联卫国战争时的女英雄卓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保尔・柯察金,“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普希金,苏联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曾在联合国大会上用皮鞋敲桌子的苏联前领导人赫鲁晓夫,钦定普京为自己接班人的俄罗斯前领导人叶利钦,在中共党史上留下不光彩印记的王明……不胜枚举。这些栩栩如生的雕塑像颠覆了我对墓地的一般认识,走出新圣女公墓时,我还深深沉浸在一个个历史人物的故事中……

  在圣彼得堡(苏联时期的列宁格勒),我们亲眼目睹了打响俄国十月革命第一炮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游览了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冬宫,参加了涅瓦河游船活动,还与当地歌舞演员进行了联欢互动。

  俄罗斯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曲折的发展历史。在这个国度里,我给她总结了有“四多”。一是教堂多,我们参观到的就有列世界第四大教堂的圣伊撒基耶夫大教堂。二是宫殿多,仅我们游览时看到的就有克里姆林宫、冬宫、叶卡捷琳娜宫、夏宫和十月革命指挥部斯莫尔尼宫等。三是名人铜像多,我们欣赏到的就有列宁像、斯大林像、十二月党人广场上的彼得大帝青铜骑士像和冬宫广场上高高耸立的亚历山大纪念像等,雕像凝固了历史,提醒着后人不忘过去。四是树林、草地和花园多,走到哪里都有一片绿色的草坪映入眼帘,漫步在晨曦中都会被鲜花绿树簇拥。俄罗斯境内森林绿地覆盖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40%,可想而知这个国家是多么美丽。

  七天时间很短,但是我们觉得这次旅游很值。苏联情结在我们这代人的心目中挥之不去,虽然多少为这次旅游添加了印象分,但真正引起我们共鸣的是她的地大物博、历史悠久。中国和俄罗斯,两个相邻大国有着类似的国家特质,也面临着类似的发展难题。我想,对这两个国家而言,未来的复兴之路都还很长。

  (作者为华谊集团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