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喜庆十八大
创新管理 改善民生
 来源:黄浦区委  作者:倪莹  

  近年来,民生问题一直是中共党和政府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民生二字也几乎成为每一个重要报告中的“热词”。同样,这次的中共十八大再次聚焦民生,民生问题在十八大报告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篇幅。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指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报告更强调“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和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

  作为一名从事民生工作的专职工作者,作为上海社会保障战线上的普通一员,十八大报告让我明确了上海社保工作发展方向,在感到欢欣鼓舞的同时,也越发觉得自己重任在肩。作为社保政策的具体实施者,我可以通过平时的工作,亲身感受上海社会保障体系在日益完善,或者说我也是这张保护民生大网的编织者之一。2006年,非因工死亡职工的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纳入统筹支付;同年,本市高龄无保障老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2009年,外来从业人员、本市居民的外省市户籍配偶、在沪工作的外籍及台、港、澳纳入社会保险;2011年,随着《社会保险法》的颁布实施,镇保、综保取消,全市所有的劳动者统一缴纳城保,再加上同年出台的居保,以及农保,可以说,本市不仅基本完成了对所有人群的社会保障,而且公平性更强,更完善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然而,对比十八大报告提出的要求,我们仍有很多路要走。体系虽然完备,但更重要的是它的运行和完善。而这些,显然难以依靠旧有的经验和做法,这不禁又让我想到了十八大报告中又一个热词――创新。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的要求,上海社保也将在来年用创新精神,驱动服务模式、管理模式的转型。

  首先,政府网上办事的试点部门,上海社保将在2013年率先提供CA数字认证方式下的网上经办平台。与原先的网上经办相比,新的网上办事申报直接对接中央数据库,采取直接反馈结果的方式。届时,我们所服务的参保对象就可以足不出户完成人员参保、停保等操作,体验到更安全、更快捷的社保业务办理服务。

  其次,在电子化经办的基础上,上海社保也将逐渐采取受理制的办理模式,减少参保对象在社保大厅的排队和逗留时间,在缓解经办压力、提高经办效率的同时,提升服务质量,力争在接待、反馈等各方面更加人性化,并力争向个性化服务方向努力。

  最后,为了进一步方便老百姓办事,上海的社保经办也将进一步向社区延伸,充分发挥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的地理优势,将社保服务深入到居民区,尽量减少参保对象办理社保事务的时间成本和交通成本。

  我相信,在中共十八大精神的引领下,在这一系列创新社保管理工作的促进下,上海的社保事业,上海的民生工作一定会蒸蒸日上,上海的老百姓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