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在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取得一定成果,驱动了信息产业和实体经济创新升级,极大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面貌。 我国集成电路技术快速发展,先进设计能力达到16/14纳米,32/28纳米工艺实现量产,先进封装规模占比接近30%,刻蚀机、先进封装光刻机、靶材等关键设备和材料实现突破。国家为集成电路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2011年印发了进一步鼓励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国发4号文,2014年又出台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同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成立。 “国家加快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产业,这对于我国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是很重要的举措。从‘十二五’以来,集成电路装备在国家的支持下,走过了几乎从无到有的历程,取得了很有显示度的成果。”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信息光学与光电技术实验室主任王向朝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说。 我国大数据技术创新取得明显突破。在软硬件方面,国内骨干软硬件企业陆续推出自主研发的大数据基础平台产品,一批信息服务企业面向特定领域研发数据分析工具,提供创新型数据服务。在平台建设方面,互联网龙头企业服务器单集群规模达到上万台,具备建设和运维超大规模大数据平台的技术实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