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居住在周家渡昌里社区,距离璀璨夺目的世博园区不很远。从申博成功、选址、动迁、开工、建成、预展直到世博会正式开幕,我可以见证它前进的每一步足迹。时至今日,我已两次观博,却还准备再去几次。世博会带给我的是激动和感悟,何其多也,令我终身难忘,永久受益。
在这里我只说世博园区周围店招的变化,和大家分享从中折射出的大上海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日新月异!
众所周知,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且坚定迅猛地向国际大都市推进。在国外一些地方流行过一句话,没到北京、上海算不上到过中国。近代以来,上海以万商云集、店铺林立、交易快捷、金融发达而名扬四海,各种店招、旗幡、商号可谓铺天盖地!
那一天,我正在昌里路上漫步,有两男两女四个“老外”从我身边经过。但见他们的目光都落到街边的店招上,端详得很仔细。一个男青年还一字一顿地读店招的名称,其余三人也都在看着左舍右邻的店招,那神情仿佛在观赏一幅名画。“呀,店招真漂亮!”金发飘逸的女青年赞叹地说道。在旁的“老外”都点点头。另一个棕发高个男青年接茬道:“中文(汉字)真神奇!千变万化!”他们中文说得硬梆梆的,但我都听得很明白。老外们边欣赏边喃喃地说着什么,朝展馆方向缓缓而去了。很可惜,我没与他们搭上一句话,自然不知道他们是哪个国家的朋友。我心里感悟不已,看来这些老外不单是来观博的,还很重视咱们大上海的店招,虽只寥寥片语,但着实是言简意赅。在老外看来,中国字的店招十分漂亮,它们遍布大街小巷,万般妩媚间,体现的不正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文化吗?
世博观感无论从哪个方面、何种角度都是可以大书特书的。上海店招的变化,也就是一种特别的世博观感。世博会组织者曾提出,世博会要让世人眼前一亮。现在连上海的店招都那么惹眼,可见组织者运筹帷幄的高明!
的的确确,现在上海的店招变新、变巧、变美、变亮了!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现在的店招有三个亮点:一是规范化,门店上方的店招高低一致,疏密有致,整齐和谐,愉悦心情,过目难忘。这是统一规范结果。二是店招上的中文(汉字)千变万化,变化多端,神韵飘逸。各种商号的店招字体不同,有凸的,有凹的,有凸凹结合的,有灯箱式的,有配外文和拼音的,有把商标巧妙镶嵌进去的,真是琳琅满目,无穷华彩,美不胜收,充分展现出“店招”是博大精深中国文化中的繁花一朵。如把这些店招字体汇编成书,我想那一定是“美术字字典”!其三,店招全都“亮”了!每当华灯初上,这些店招全都光辉透亮,五彩缤纷,千姿百态,夺人眼球,与世博园区如拱星捧月般构成不夜天。
上海的店招不愧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作者为黄浦区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