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参加了市委举办的第十九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虽然时间不长,但我能从充实的授课安排中,感受到市委对青年党员在思想建设和能力培养上的良苦用心,以及对青年党员寄予的厚望。
开班式上,市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姚俭建教授要求我们带着使命学习,带着问题思考,带着任务谋划。我感觉这不仅对我们这次学习“定了调”,也为今后站在参政党角度提高自身素养、更加深入地参政履职“定了调”。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各位学员认真聆听了三个精彩讲座。其中,姚俭建教授题为《参与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民主党派组织的新任务》的讲座,让我们深入了解“十二五”时期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清晰认识民主党派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功能定位;市委常委、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教授的讲座《转型发展与金融创新》,对目前错综复杂的宏观形势进行了深入剖析,阐述了创新的内因与如何对症下药;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复旦大学选举与人大制度研究中心主任浦兴祖教授的《理解与思考――学习7.23重要讲话》,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放和推进中共自身建设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刻阐述。三位教授的许多观点新颖而深刻,听来有醍醐灌顶之感,让我心得颇多。再通过小组讨论和考察调研,更加深了我对他们论述的印象与认同。现仅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体会。
作为民主党派成员,应该在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中体现自身价值。发展是各民主党派参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国家的中心工作,就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建言献策。在参政议政过程中,我们同样要牢固贯彻科学发展的理念,注重方式方法,采取有效措施,使我们的建言能切中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点问题以及与民生相关的热点问题。我们特别应该注重加强调研和实证,使每一条意见建议都能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理,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在不断学习中提升自身素养,在不断实践中提升理论水平。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在参政履职中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与时俱进地掌握先进知识,夯实参政议政的理论基础。一方面,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了解大政方针,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另一方面,要钻研业务,立足本职工作,苦练内功,用敬业的态度,带着创新的精神对待本职工作,只有本职工作做好了,才能增强所在党派的影响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把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加以总结,形成理论指导实践,提高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同心思想的旗帜下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共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告诉我们,各民主党派只有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才能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对于民主党派成员而言,必须时刻把自身的成长与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联,始终与中国共产党保持一致。“同心”不是一句空话,同心的花儿需要我们认真浇灌,同心的成果应该体现在我们的工作实绩中!
(作者为华东理工大学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