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聚焦世博
终身难忘的经历
――菲律宾武六干省观博团观博小记
 来源:致公党宝山区支部  作者:汪义生 何思远 江哲锋  

image

  上海世博会期间,我们先后接待了来自菲律宾的七个观博团,其中菲律宾武六干省中国洪门致公党武六干支部代表团,是最后来上海的参观团。团长蔡宛转是菲律宾中国洪门致公党武六干支部理事长,他已是第二次来上海参观世博会了。

  今年七月中旬,菲律宾中国洪门致公党总部组织来上海参观世博会,我们就与蔡宛转欢聚畅叙了一番,才过三个月,他又千里迢迢赶来。面对我们的好奇,蔡宛转笑曰:“之所以再度来上海观世博,原因有二,一是团员们说我已来过一回,老马识途,要我当他们的向导;二是上回来去匆匆,自己心仪的好多馆没来得及看,这次算是来补课。”他告诉我们:他们武六干省支部早在今年初就在酝酿组团来上海看世博,可后来一拖再拖,华人在海外一年到头都忙忙碌碌,总有干不完的事,忙不完的生意。蔡宛转替他们着急了,再不去,上海世博会要谢幕啦,钱是赚不完的,做生意以后有的是机会,看上海世博会可是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了。

  来自武六干的这支团队终于赶在10月下旬成行了,第一站是从马尼拉直飞北京,在北京参观游览了天安门广场、故宫、颐和园、长城等地。团里有多位女士,是第一次到北京,照蔡宛转的话说,“像是刘姥姥进大观园,大开了眼界”。

  武六干省参观团此行可谓一帆风顺,在北京逗留的几天,正逢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当他们离开北京时,北京冷空气来袭,下雨了。而接连下了几天雨的上海,在他们到的当晚放晴了。

  照蔡宛转的话说,看世博会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菲律宾中国洪门致公党前几批观博团都是盛夏时来,烈日当空,又逢客流高峰,而武六干省的游客赶在世博会落幕前来参观。他们入园那天是10月29日的指定日,入园人数不足30万,一进园区就领到了中国馆的预约券,令大家喜出望外。在菲律宾时他们已早早做足了功课,兵分几路,根据各自的喜好,制定了参观路线。集体观看了中国馆这个重头戏后,大家便分头行动。喜欢人文历史鉴赏的观摩了印度馆的“5000年文明史”、尼泊尔馆的“文明辉煌”、阿曼馆的“辛巴达航海记”、危地马拉馆的“玛雅金字塔”、秘鲁馆的“印加古城”;爱好欣赏自然风光的直奔马拉维馆的“马拉维湖”、坦桑尼亚馆的“乞力马扎罗山”、哥伦比亚馆的“加勒比海”、奥地利馆的“阿尔卑斯山”;对奇珍异宝有兴趣的去看约旦馆的“卡兹尼宝库”、阿富汗馆的“拉希米宝藏”、苏丹馆的“古画”、法国馆的七件“国宝”、埃及的“法老文物”、捷克馆的“幸运浮雕”、震旦馆的“玉山子”;爱好互动体验的年轻人则流连于台湾馆的“点天灯”、芬兰馆的“圣诞老人邮局”、苏丹馆的“染花纹”、卢森堡馆的“换上海欧元”、乌克兰馆的“学做彩蛋”、瑞士馆的“乘缆车”、波兰馆的“年轻派对”;从清晨六点多出门去浦东白莲泾入园处排队,直到华灯初上时,大家仍在园区内奔走,意犹未尽。

  蔡宛转看着那些一脸兴奋的团员,笑着对我们说:“游世博的经历,他们回菲律宾一说,那些忙着做生意没来的人准会后悔莫及。”

  团员们七嘴八舌地说,“游上海世博会的经历,我们终身都难以忘怀”,“听说一轴四馆世博会闭幕后不会拆,会长期保留”,“是啊,单是冲着中国馆那幅奇妙的《清明上河图》,那些没来的人就值得专程从菲律宾飞来看看”……

  欢声笑语在世博园的上空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