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的此时此刻正是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上海如火如荼举办的时刻。上海世博会现在虽已圆满落幕,它的辉煌也已永久载入世博会的史册,轰轰烈烈的热烈场面虽已不再,但上海世博会的精彩依然令人难忘,它的光彩依旧灿烂,它的成功影响深远,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一届永不落幕的世博会。
上海世博会结束了,我们用什么样的形式告别世博会并不重要,无需举杯欢庆,因为它神韵依旧,需要我们用更多时间去细细品味。一届奥运会落幕时,用运动员的话来说,收获已经结束,一切从零开始;而世博会落幕后收获却是才刚刚开始。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世博,让城市更精彩。上海世博会给城市发展带来什么变化?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新的理念?很多人给出了许多答案,其实这不是一两句话所能讲清楚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上海世博会留给我们的是巨大的精神、物质、文明财富,这些“财富”有待于我们去开发。英国馆被称之为种子圣殿,几万颗种子通过它的“触角”伸向四面八方,上海世博会更是一个巨大的种子圣殿,它的许许多多精神、物质的文明种子将在中国大地上生长开花结果,它对世界的影响也必将是深远的。
上海世博会开幕前,我们就已感受到它给我们的生活所带来的变化。轨道交通在上海近几年飞速发展,是跨跃式的大发展,很难想象国外要花十几年乃至几十年建成的地铁网络,而在上海只用短短几年就初具规模。世博期间轨道交通单日运量最高记录超过750万人次,如此大的客流假如都是用汽车那将消耗多少吨汽油,产生多少吨的二氧化碳及其他有害气体?上海世博会后,作为便捷、安全、快速、环保的城市轨道交通工具还要继续发展,它的触角甚至将跨过上海境界,这就是我们得益于上海世博会的一个典型例子。
上汽通用汽车馆的电影演绎,到2030年城市里的汽车加油站将成为历史,这有可能吗?解放初期由于被封锁没有石油,北京公共汽车上是背着大大的煤气包(长与车身相当,高有半车身高),这些“怪物”已被人们所淡忘;真有可能再过二十年,那时的孩子们再看现在的汽车时也会将之视为喝汽油的怪物。我们欣喜地看到,在世博园内大容量电容公交车、混合动力车行驶在世博园内的大道上,没有气味没有噪音,非常平稳舒适,也不用拖着长长的鞭子或走在钢轨上,公交车在站点利用上下客时间升弓短暂充电后又可以满载着乘客跑。相信当它走出世博园,行驶在上海的公路上,再走出上海(现在有一辆样车已到香港),跑全国再跑世界,公交车不用石油的时代也就不远了,这也将是上海世博会给世界所作出的贡献。
在世博园内,内行看门道,新科技在交流;而大多数人是享受“精彩”看热闹,各国的文化在交触。我们住在一个星球上,面对越来越严酷的自然环境,“低碳”、“零碳排放”等可说是在上海世博会上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环保”的概念是在早年的世博会上提出来的,相信,若干年后人们也会像对环保那样更多地认识“低碳”、“零碳排放”等在上海世博会上所提出的新理念。
在世博博物馆内我们看到了当时爱迪生所曾点亮的第一盏灯泡,它现在虽然已经不能再被点亮,但是它的光芒已经照耀到全球的每个角落。在上海世博园内节能的LED灯大放光彩,随着它从世博园走入寻常普通人家,它的光芒也必将照耀大地。人们展望未来,这就是世博会的魅力所在。
国人对世博会的热情如此高涨很是出乎主办方的意料。人们记忆犹新,早晨从外围“开闸”放进来的近百部大型豪华旅游车开过来,浩浩荡荡,犹如坦克方阵,蔚为壮观,令人叹为观止;在火车站,各色导游旗在攒动,犹如人海中的浪花,也是一个难得所见的独特风景。十月中旬的一天,当听到广播说入园人数突破百万,周围的人群高声欢呼起来,那一天大多数人只能进一个场馆参观,但是人们依然享受到了世博给人们所带来的欢乐。有很多人不是一次进园,特别是从外地来的,都要很多次进园,中国有那么多人进世博园参观,这在几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温饱都没有解决,哪有心思去观博?这也说明现在中国的老百姓手里是有钱了,舍得花时间、精力、金钱去游玩了。
人们从上海世博会上到底感受到了什么?仅仅是“欢乐”吗,当然不是,是什么东西吸引人们有那么大的耐心排很长的队伍去看世博会的场馆,特别是一些热门场馆甚至于要排上十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人们在欢乐的氛围中重新认识了这个世界,如通过沙特馆让我们对这个沙漠中的国家又有了新的认识。人们以极大的热情去观博,这反映了普通中国老百姓渴望多了解世界的心情,我们不再固步自封,夜郎自大。
通过世博会,我们看到过去的有些梦想现在已变成现实,有些梦想距离实现也并不遥远,这也是世博会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人们有更多的梦敢于去想、去做,通过人们的努力建设,这个世界会变得越来越美好,我们感受到了信心、力量和激情。
在世博会闭幕那一天,有很多人特地进世博园与之道别。正午花车作最后一次巡游,由于拥堵而数度延迟,在人们近一个小时耐心等待后,花车开始巡游,演员们虽然同样的表演已进行了三百多次,但那一次有很多演员用很夸张的舞姿来掩饰在眼中打转的泪水,中外工作人员分乘几辆卡车挥舞着旗帜也跟随其后与世博告别,观众与他们互动,以热烈的掌声感谢他们半年来的辛勤。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人们从世界各地来,与上海结下深厚的感情,满载着友谊回去传播上海世博会的精神。
上海世博会是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世博会,但很多国家把他们从来没有出过国门的国宝带来,有从卢森堡高塔上走下来的“金色和平女神”、从丹麦游过来的“海的女儿”等等,他们对上海世博会的重视所传递的是对上海世博会、对上海、对中国的祝福。
我们要把这种“上海世博精神”继续发扬下去,爱上海、爱祖国,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