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已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世博也成为今年全国及地方两会炙手可热的话题。……
全国政协委员、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蔡建国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交了四篇大会发言稿,主题同样围绕世博,此外他还提交了三篇有关世博的提案。“世博是我们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结果,是改革开放很重要的一项成果,但我们不能把世博会仅仅是看成一个展会,各国云集的一个‘庙会’,实际上世博会的意义怎么说都不会过分。”蔡建国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世博会是本世纪东西方文化汇聚在中国上海这个舞台上的一次重大展演,东西方文化的精髓在此得到集中的展示。这场世博会对中国的发展、上海的发展、城市的发展有多么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在可能看不出来,但在二三十年后会体现出来。”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中国2010世博的理念。至于城市该如何让生活更美好,蔡建国认为,如果在办世博的过程中这个问题没想清楚的话,世博很难说是成功的。“世博会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全世界文化的交流,在今后二三十年间,成为引导我们国家、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契机。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的话,世博的理念就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和发展。通过全世界科技文化精髓的展演,使市民得到震撼,得到文化的洗礼,促进观念的更新,这是世博真正的目的。
在蔡建国看来,对世博这顿丰盛的“大餐”该如何利用,全国都应该好好考虑。“看待世博要超越世博会本身,它对我国建设、软实力的提高,国民意识、国民观念的转变,对今后城市的发展等方面的意义,怎么说都不过分,要把它充分体现出来。并且,世博是中国的世博,对中国的任何地方、方方面面都会有帮助。中国其他地区也应该抓住机会,借蛋生鸡,到上海来学习经验,寻找资源,为今后二三十年的发展提供借鉴。”
利用世博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提高国民素质,在蔡建国看来,是向世博学习的重中之重。“我们应该向人家学什么?经济、科技成果要学,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学人家的精神面貌。小贩高额宰客、出租车绕道、乱扔果皮纸屑、随地吐痰等等,你能保证世博期间没有这样的事情吗?这些都是国民素质问题。我不担心世博场馆,它们一定是高科技现代化的,我担心的如何塑造人们的心灵,让人们的心灵更鲜亮起来。世博也是提高文明素质的契机,关键是怎么抓住,去虚心学习。愿意虚心向别人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素质,是一种文明程度的表现。如果不虚心学,或是想学但没准备好,都可能浪费了契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