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农业时代的生产方式是家族式的,地点在田间地头;工业经济时代是集聚式的,地点在厂房里;那么知识经济时代则是网聚式的,地点在信息高速公路上。信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就业方式的变革,就业可以是一群人,也可以是一个人;上班可以在公司,也可以在家庭。
一个人、一台电脑,轻点鼠标,就可以做成几十万、几百万的生意。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近年来在整体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了较快增长,具备很大的就业吸纳空间,也为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例如,网络零售近年来在中国获得了快速发展,仅上海去年电子商务交易额就达到3000亿元。据统计,上海信息服务业从业人员已达30万人,还不包括大量在网上开店、从事信息服务的灵活就业人员。
当前,针对网络创业就业,还存在一些政策支持、社会认知上的不足。例如,这一部分就业人群尚未纳入国家就业统计当中,进而影响了对网络创业者的政策支持。在税收、融资等方面也缺少针对性的扶持措施。为营造更好的网络创业环境,建议修订、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加入“鼓励、支持通过发展新兴产业扩大就业”和“鼓励设立专门的金融机构扶持新兴产业”的内容。
(邵志清,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