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2011年“两会”
工作人员日志(一)
(2011年1月15日)
 来源:致公党市委办公室  作者:汪 �  

  时隔四年,我再次担任了市政协会议的临时工作人员,这次不同于2007年1月的那次会议,我负责简报组的会场记录工作,这次是参加组织组的工作,负责联络本党派的委员们,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建议。第一次做这个工作,感觉责任重大,虽然事先已经向单位里年轻的老前辈们请教了许多工作秘诀,心里还是哒哒咚。

  今年上海的冬天真冷,好像是我到上海来八年中最冷的一次。早晨一出门耳朵就被冻僵了,没想到我正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时,张恩迪副主委也捂着被冻得发红的鼻子走了过来。原来今天正好是周六,他给驾驶员放了假,自己走了20多分钟来乘班车去会场。班车准时来了,只剩两个座位,还是比较幸运的。后来陆陆续续上来10余人只能站着到浦东世博中心会场了。

  车开到雪野路时,世博场馆一一映入我的眼帘,非洲联合馆、法国馆、意大利馆、西班牙馆等等等等,却已没有了三个多月前的人头攒动、人声鼎沸的场面。直到看到许多载着委员们的公交车有序停放在世博中心旁边的停车场时,我才意识到自己在世博园里。只是,这一次,这里即将举办的是另一场盛会,十一届市政协四次会议的开幕式马上就要在世博中心的红厅举行。

  华丽庄严的世博中心宽敞明亮,红厅洋溢着一片喜庆气氛,一年一次的政协委员们齐聚一堂、畅叙往日成就、展望未来发展的盛会在这里宣告开始。历时两个小时的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报告分别由市政协李良园副主席和蔡威副主席宣读,宏亮的声音响彻红厅,后来听我们领导说市政协的诸位领导们都说,到底这二位副主席年轻,中气足,声音亮。报告结束后赶紧召集我们界别的委员们一起合影留念,可惜许燕玲老师不知怎么来晚了,没能参加合影。心中深感遗憾。

  事先就向领导申请了跟车回党校,路上顺便请领导就常委会工作报告谈点看法。领导还是很支持工作的,寥寥几语,点评到位。一下子就两位主要领导都谈了看法,心中大松一口气,十二点就一身轻松的去吃饭了。去组里交了任务也不过才一点,于是去楼下拿了好多书,如上海2010年鉴,上海名人故居,外滩金融史等,本意是想多学习以扩大知识面,提高素养,只是不知好的idea(想法)是否能真正转化为给力的action(行动)。

  为了完成宣传部交待的任务,下午老老实实地守在致公、教育界别分组讨论会议室,随时等候我们的委员们发言时记录并拍照。没想到一开始列席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的葛剑雄就提出了上海学生参加PISA测试引发各界关注的问题,引来张选民委员做了近半个小时的介绍。任忠鸣委员从他的专业研究出发,也就是从材料学出发,提出高铁速度这么快,安全隐患不容忽视,话音刚落就得到了教育界的委员、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祁学银的赞同,这位委员说他就是搞铁路交通出身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卢永毅委员顺着这个话题说这是一个观念的问题,到底什么是现代化、先进技术,是不是越快的、越贵的就等同于现代化、先进技术,我们的政府在运用这些所谓先进技术的同时,是不是应该更多地去考虑使用后会给社会以及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带来什么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