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抚今追昔,史事万千,有感于怀。我出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与先辈相比,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过程中,既有三年自然灾害的饥饿之感,又有十年文革荒废青春的痛苦之叹,更有充分沐浴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改革开放的阳光,享受着在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改革开放带来的丰硕成果,我们这一代人还是非常幸福的。因为我们幸运地赶上了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活动的日子里,我感到无比的激动和感慨。我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大学毕业生,1982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分配在中学做一名教师。在这将近三十年的教育生涯中,教师的地位、待遇不断提高,教育体制也在不断改革。自己在2003年加入致公党后,积极参加党务活动,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参与社会服务,如义卖活动、捐助活动等,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教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2年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区学科中青年骨干教师。
近几年来,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如今的社区教育已经成为城乡社区建设的核心,它是提高市民素养与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手段与途径。因而如何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也应成为社区教育工作者首先需要认真思考与研究的课题。
2006年7月始,本人被聘任为社区学校专职教师后,来到徐家汇社区(老年)学校,工作角色的转变使我暂有不适的感觉,但却意外地被温馨、祥和的气氛所拥抱。这里的老人,温文尔雅,历经沧桑,而在退休后欢聚一堂继续学习充电,陶冶情操;这里的老人,乐观开朗,饱经风霜又能悠闲自得,追寻绚丽夕阳,自在逍遥。这里的老人,憨厚忠良,承受生活重负却依然不减对党和政府的赤诚追求和坚定信念。很快,我就融入了社区(老年)学校,为这里的戏曲合唱、诗词书画、读书谈心、舞蹈健身、乐器手工制作、讲座等50多门的课程活动而尽心尽力……正是凭着致力为公这种责任感和实干苦干的工作作风,2008年被评为区优秀致公党员并获多项荣誉称号。
在社区学校课程中,那一首首记录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又轰轰烈烈建设四个现代化新时代的经典红歌,那一篇篇满腔热情讴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劳动者以及一幅幅描绘祖国大好河山旖旎风光和社会风土人情的书法绘画,记录着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的社会进步美好,反映着黎民百姓追随党的大政方针,安居乐业的和谐基调。听着离休干部、老教师、老工人畅谈新中国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各行各业的日新月异,赞颂科技兴国、科学发展、和谐小康和对倡廉反腐、民生大事的讨论,。深深为老人们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积极为构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言献策的精神而折服,使我信心百倍地又返身融入了生机盎然的社区教育发展大潮中。
这一系列的教育体制改革、形成,都离不开党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几代领导的英明决策,虽说自己是一位无名小卒,但我从内心深处由衷地感激新中国的伟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让我在工作与事业中游刃有余。
多年来,我们这些徐汇区的致公党员们在中共徐汇区委统战部的领导下,与中共在“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作为在社区学校专职教师岗位上工作的致公党员,我要进一步弘扬“致力为公”宗旨,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了解民意、关注民生,为创建和谐社会作出自己的绵薄之力。中国共产党永远在我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