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历史不再遥远
 来源:致公党徐汇区委  作者:赵家耀  

  “老伯,您知道解放前这大同幼稚园的情况吗?”

  “知道,毛泽东主席的三个儿子都曾在这里上过学。”

  每逢路过南昌路雁荡路路口的大同幼稚园我常被外墙上那一排色彩缤纷、童趣盎然的卡通动植物漫画所吸引。但五彩的漫画难以隐去往昔岁月的峥嵘。

  在迎接中国共产党诞辰九十周年之际,不禁使我想起我所住的上海南昌路,还有不少值得我追忆、探访的地方,它是历史的“教科书”,每每读后,总使我有新鲜感,使我难忘。于是我首先兴趣十足地走进我家附近南昌路48号的大同幼稚园,楼上楼下前楼后楼仔细地对这座“红色摇篮”边参观边采访。

  80多年前的1929年秋,周恩来鉴于一些烈士遗孤和为革命四处奔波的干部子女需要培养,决定由党的外围组织互济会出面开设一个儿童福利机构,取名大同幼稚园,寓意“世界大同”。由中共地下党董健吾具体负责管理。

  80多年前的1930年11月,杨开慧被害,毛泽东的大弟毛泽民将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带到上海大同幼稚园。该园收养儿童先后有30名,其中包括彭湃、恽代英、蔡和森、李立三等子女,借以保存革命的火种。1931年毛岸龙因病病故,翌年1932年初,该园一名保育员外出办事倏然失踪未归,组织上出于安全考虑,决定迅速转移妥善安置所有这些孩子。毛岸英、毛岸青由“神秘的王牧师”董健吾带回家中抚养,他们全家为他兄弟俩安全,多次迁移住地,这期间还要为毛岸英治伤寒、为毛岸青治麻疹,可董家经济这时已是捉襟见肘,只能以典当度日,直至1936年被送往苏联学习。

  距大同幼稚园不远处的南昌路180号,即当年的法租界环龙路44号,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1924年2月25日在此召开了国民党上海执行部会议,中共中央十分重视统一战线和执行部的工作,在执行部里和国民党合作共事的共产党人有毛泽东、恽代英、向警予等人。当年毛泽东在这里工作,大约在前后一年的时间,毛泽东每天都从茂名北路的“甲秀里”步行到这里上班。

  四年后,由于叛徒的出卖,向警予不幸被捕,敌人对她严刑逼供,决定在1928年5月1日杀害她,但她视死如归,在走向刑场的路上,沿途向广大群众进行演讲,敌人想使她不再开口,残酷的刽子手便向她嘴里塞进石头,又用皮带缚住她的双颊,街上许多人都哭泣起来。向警予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牺牲。

  几乎就在我家的隔壁,即南昌路100弄2号,这里便又是一座“红色地标”,曾是当年《新青年》编辑部所在地(陈独秀寓所,他于1920年1月由北京来沪),此处称为马克思研究会和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亦为中共中央最早所在地。

  南昌路、思南路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历史,也成为上海滩珍贵的记忆。

  笔者在南昌路住有20多年,这里除了有上述重要的革命历史景点之外,也曾吸引了不少中外名人来此留住,同时留下了很多“叱咤风云”的故事。今年正逢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恭听附近老人们娓娓道来曾发生在这里难忘的故事,我如同穿越时空隧道聆听中国共产党从创建到今日壮大和无数志士仁人的“华彩乐章”。

  南昌路、思南路浓缩了百年沧桑上海开埠的历史缩影,漫步于这里,如同踏着历史名人的足迹前行,如中山故居、周公馆、梅兰芳旧居、郭沫若、张恨水、沈浮、赵丹、应云卫、傅雷、萧乾、张大千、徐悲鸿、林风眠、陈伯吹、许广平、张学良、杨虎诚等文人墨客、社会贤达、名人伟人、政治精英,穿行于这片有着丰厚历史与文化底蕴的街区和名人故居,睹物思人,有感历史不再遥远的意想油然而生。

  南昌路从“峥嵘岁月”走来,它色彩绚烂,这里的每扇窗口从不缺乏编写故事的素材,变革的春风,更使这里旧貌变新颜。

  一年四季,前来瞻仰革命者、诗人、作家、名人故居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啊,南昌路、思南路,上海滩我珍贵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