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关于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认知
 来源:致公党徐汇区委  作者:张�  

  最近几年,是中国人最为扬眉吐气的发展阶段。我国成功举办了奥运会、世博会和亚运会;我国战胜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率先走出阴影并且为周边国家带来了发展机遇;我国也克服了自然灾害造成的巨大损失,基本完成了灾区的重建。就是在西方世界,尊重和愿意加大了解中国的国家也多了起来。在国际舞台上,我国的威望与日俱增,日益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我国的对外援助也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而更加表现出大国的风范。这一切成就都可以归功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体制的活力,也可以说是中国发展模式的成功验证。我为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而感到自豪。我参加致公党已经13年了,在参政议政方面也积累了一些体会,在观察社会现象方面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比如现在公共经费投入随着经济发展而逐年加大,各种诱惑也在明显加大,惟有抵制诱惑,保持清正廉洁者才能赢得公众的由衷尊敬和赞誉。举例来说,最近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教授把2009年复旦图书馆的经费开支“晒”在网上,成了热门人物,根据解放日报的报道,他公布的账本列得明明白白,甚至细到厕所卫生用品――“公务接待费(含外宾、内宾及退休人员招待费):6.72万元;日常业务费(含通借通还运书费、自助复印、厕所卫生用品等):61.90万元;电话费3.30万元……”此举一出,引来众多关注和网友的一片叫好声。

  部门和机构公开“晒账本”不算新鲜事,为何葛教授此举能引起公众热烈反响?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他的账本公众看得懂、搞得清,钱花在哪些地方、各项费用属节约还是浪费、“人情往来”属正常范畴还是铺张,一看账目便知。反观有些部门和机构也“晒账本”,向社会公开收支帐目,但却像一本“天书”,对资金的具体投向、钱到底怎么花等大家关注的情况没有交代清楚。别说普通百姓,就连财务专家也说“看不懂”。越来越多的部门和机构有“晒账本”的意识和行为固然好,不过账本要让公众看得明明白白,这样才有意义,否则所谓的“晒账本”只是形式而已。
  葛教授的“账本”不仅阳光、透明,更重要的是真心实意接受公众监督,拒绝“潜规则”。一般人印象中,大学图书馆属于“清水衙门”。但事实上,图书馆购买图书有回扣是“行业惯例”。书商卖书给图书馆会打折,图书馆如果一年购书上千万,回扣20%,可能就有几百万。而在葛剑雄这里,花多少钱买书就开多少钱的发票,不拿一分钱回扣,不做虚账。有了这样的“底气”,他就敢于将图书馆经费使用明细“晒”在网上。近年来,高校的基建、仪器设备采购、招生等部门成为腐败案的“重灾区”,我相信如果这些部门按规定详细公布年度报告,公开所有资金来源及开支情况,那么腐败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遏制。

  说到底,“晒账本”并不是一件技术活儿,原原本本、清清楚楚列出来就行,但这恰恰是最难的。尽管国家相关条例已经作了明确规定,只要不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政府信息就应该公开,其中包括财务方面信息的公开。有人担心,葛教授如此超出常规的“晒账本”举动,是否会触犯其他部门和机构的利益而受到压制?令人欣喜的是,复旦大学相关部门“力挺”葛教授。据报道,他与复旦大学人事处、财务处一起协商、签订协议,承诺图书馆不设小金库,由学校拨发奖金津贴,保证员工收入。期望葛教授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也期望社会对“晒账本”的关注不是一阵风,而是借此带动更多高校、更多机构和部门账务公开,在接受公众监督的同时,建立更加科学的经费体制、薪酬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