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华:1、政府报告中没有关于科学技术的集中提及,没有充分反映上海科技整体情况。建议加入上海一年来重大科技成果与成就。在2012年工作主要任务中,建议明确提出上海科学技术的任务目标。2、政府工作报告全文都没提及科普,应予以重视。同时,关于科普方面的财政支出增长幅度很小。希望能提出明确的增长规划,持续稳定、大力发展科普事业。
陈玲:1、关于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问题。目前上海51%供水量来自长江水,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作为一项重要战略和民生工程,在政府建设、企业运营的模式下很可能降低对水质的监管;再加上2006年太湖藻类爆发以来江苏省调整了受污水的排放地,上海的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受到很大挑战。建议由政府主管部门对本市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进行全面监管,出台更为严格的地方标准,同时从仪器设备、人员配置等方面加大管理和投入力度。2、关于垃圾分类问题。据了解,去年底完成的约580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真正实现大分流、小分类的只是极少数。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完成1080个试点小区工作,感觉数字增加过快,质量难以保证。建议扎扎实实将这一基础性工作做好,不要急功近利,只重数字。
吴幼英、马进等:1、上海的土地、卫生资源、住房、教育经费等都是有限的,现在外来人口增长实在太快,建议要认真研究上海城市到底能容纳多少人口,并且能够在上海工作、学习和生活得都更好。2、上海是劳动力短缺城市,如果没有这些外来劳动力,城市运行也会陷入瘫痪,所以需要加强相关政策的顶层设计。3、上海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污水排放已经超过了现有的处理能力,“十二五”各方面都规划得很好,唯独没有规划人口问题。4、“高层人才留不住、低层人才能生存”是现状。鉴于大部分人口集聚在市区,新城建设要加快。控制城市人口规模,光靠限制不行,关键是制度设计。5、人口问题是重要的社会问题,我们现在认为人多了就要造房子,完全采用市场行为控制,这是不可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的。人口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城市规划问题,因此要分析城市承载能力,分析排污、供水、供电能力有多大,制定规划,使单位面积居住人口更合理。
金国伟:政府部门要采取措施真正推动实现“产学研用”结合。一是要做到更加关注用户。二是对高校不能仅用项目收入来考核教师,而是建立“产学研用”和技术创新的考核制度,企业要在市场上多下功夫,否者做出的产品与市场不符,造成浪费。
许复新:目前,社会管理最薄弱的环节在基层,如村委会作为一个自治组织,在缺少支持、关心、经费及人员保障的情况下,承担了很多政府赋予的但又无能为力的任务,无法把矛盾解决在基层,造成矛盾加大和逐级上交,最终使小问题变成了大问题,个访变成了集访甚至闹访。因此,建议政府重视、关注、加强对社会管理基层组织的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扎实基础。
陈国余:司法工作要做到司法公正、程序公正,一定要坚持司法独立,只有维护司法独立,才能真正走向公正公平的司法道路。对看似正常的事物要多加推敲;应该坚持最终审判原则;减少上访及上访对审判的影响。法官应保持严肃性、公正性,少下访,减少“后门”现象,在司法工作中应多向国际通用法则学习、靠拢。
许燕玲:最近几年,公安在处理“医闹”的工作方面有成绩,“医闹”现象有所遏制,公安的工作方法有很大进步,从被动听取意见改进工作到主动征求委员意见。但警力的不足是客观存在的问题,虽然社会协管员在维护社会治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但要适应上海城市规模扩大的治安要求,目前的警力不足问题,需要加以关注,在此呼吁。
凤懋伦:现在一方面教育经费保障力度非常大,另一方面对养老事业投入仍然不够。建议养老事业能否像教育事业一样均衡发展,不能只考虑总量,要根据人口的分布情况,在郊区、市区均衡分布。关于院前急救人才,建议教委是否考虑在相关学校设院前急救专业,连续1~2年定向招收大专生,以弥补需求缺口。这既可满足本市需求,从长远看,也可向长三角或全国输送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