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郭美美事件”,引发了我国慈善事业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慈善事业如何走出尴尬境地?慈善事业又是否能转危为机?在近日召开的上海市政协全会上,慈善事业健康发展成为关注的焦点。
“失去公信的慈善是没有生命力的,更是难以为继的。”在夏金华委员看来,建立一个公正、透明的慈善环境,在技术上不是问题。有关部门可以在互联网上设置平台,要求所有官方、半官方及民间的慈善机构进行注册登记,将各类重要信息上网,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公众也可以此作为选择慈善机构的依据。
夏金华建议,所有注册登记的慈善机构对于属下善款的来源、去向,以标准格式定期公布自己的财务运转情况,一律接受有关部门的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公之于众。同时,每年给予星级评定,以显示其公信力。对于假借慈善名义进行非法敛财,尤其是在境外注册,而在国内募款的行为,采取网络举报的方式,并在网上曝光,取缔,直至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