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2013两会专题
[联合时报]蔡建国 :把乳品安全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来源:联合时报  作者:蔡建国  

  国产乳品遭受信任危机,导致了一系列问题不容忽视:

  进口乳品的增加,一方面反映了国家经济社会的进步,国内消费能力不断提升,有更多的人群喜爱国外乳品同时也有能力消费。但另一方面,国内乳品食品安全事件频见报端导致国人对国产乳品缺乏信心,才给国外乳品抢占市场份额以可乘之机,对国内乳业行业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此种趋势不加以扭转,长此以往,国内乳品行业难以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带来就业等其他社会问题。

  目前,国内部分消费者对进口乳品的依赖逐渐形成,进口乳品不断提高售价,其中国内进口奶粉毛利率超过40%,价格系“全球最高”。但在国际市场上,乳品价格却连年下跌。很明显,进口乳品国内外价格差巨大,极其不合理,不仅给国内乳品行业发展造成挤压,也导致国内消费者利益严重受损。

  进口乳品鱼龙混杂、质量安全问题频发,不利于人民身体健康。2012年以来,进口乳品已经多次上食品质量安全黑榜,一些知名的进口乳品品牌同样榜上有名。

  乳品对于人民身体健康关系极大,对于增强国人健康、提高身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某种意义上讲是“富国强民”的一个重要物质载体,是我们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基础之一,应该高度重视,并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来考虑。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要“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同时明确指出要“改革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因此,进一步加强直接关系人民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乳品质量安全,也是一项紧迫的工作。为此建议:

  1、有关方面要从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精神的高度,重视乳品的生产和质量安全,要把它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统筹规划和部署,提出乳品生产和质量安全中长期战略目标,制定面向全国的产业发展规划和布局。现在每年进口那么多的乳品,同时国内乳品企业也在生产,说明国内市场之大,特别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乳品的需求会进一步加大,因此,必须要深入调查国内鲜奶等需求量、乳品供求关系、全国人口布局及各地群众乳品消费量、消费习惯等,据此制定规划,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引导乳品产业合理分布,优化乳品产业链,力争通过一定时间的努力,大幅提升乳品生产和质量,扭转国产乳品信任度下降趋势,稳定乳品行业,进一步提升品质,为人民普遍喝上放心奶、吃上质量过关的乳品,为人民身体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2、完善乳品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为乳品质量安全进行监管提供法律依据。例如,乳品安全依据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但是还难以规范乳品市场和产业链,其作用仍然有限,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完整的乳品产业链系统的法律体系,规范从牧场到市场,从奶农、奶站、乳品公司、流通环节等全产业链各方的行为。又如,我国乳品安全标准目前还较低,特别是发达国家对农药残留的检测指标多达4000多个,而我国还不足300个,建议有关部门逐渐加以修订完善。

  3、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建立专门的机构对乳品进行监管。在乳品质量监管上,不少发达国家都建有专门的乳品监管机构,而且其职责明确,执行力很强。例如法国奶业质量控制署是控制乳品质量的专门机构,在全法国设有82家省级或跨省级分支机构,以确保全国的乳及乳品质量。

  4、进一步完善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立健全乳品质量安全预警和危机处理机制,及时发现乳品安全隐患并要求有关环节加以改进,避免乳品出现问题均由媒体先揭露的被动局面,并主动借助媒体对乳品行业产业链全过程进行监督,同时,对该行业的进步进行客观报道,提升社会各界对国产乳品安全的信任度。

  5、实施优良品种奶牛养殖计划。国家有关部门加大投入,引导奶农养殖优良品种奶牛并使用优质饲料,既能让奶农脱贫致富,又可以提升奶源质量。

  6、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规划行业发展,规范企业行为。政府应加强对相关行业协会的指导和引导,避免垄断,促进乳品生产、推动国内乳品企业为提高乳品的生产和质量安全而努力,从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