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一词主要指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从城市到农村、农场安家落户的青年人,多为中学毕业生,总数约一千七百万人。我的父亲母亲就是“知青”中的一员。在他们豆蔻之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于1963年毅然离开上海大都市,来到新疆库尔勒。
父亲是一名共产党员,在那里的兵团农场一干就是十六年。他带领着许多知青,在那艰苦的岁月里依然保持着高涨的建设热情和吃苦耐劳、奋斗拼搏的精神。为祖国的大西北建设奉献了青春年华和聪明才智。他们抱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每日辛勤地劳作中为改造农村,为实现共产主义的“中国梦”而无私奉献着。
当他们老去,辗转大半个中国又回到家乡上海时,每每听到或看到电视报纸上的有关新疆的情况都格外地执著、专注。一天,爸妈接到一位新疆的老战友的电话,邀请她回库尔勒看一看!老战友告诉他们:“老俩口住200平米的大房子,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什么东西都买得到,生活又方便又舒服,和过去是没法比了!四个子女都在乌鲁木齐工作,周末全家十几口人聚聚热闹极了!”说得母亲和父亲兴奋极了。新疆其实早成了他们的第二故乡,一个挥洒了他们青春和热血的故乡。他们恨不能马上就回新疆看一看。“老头子呀”,母亲对父亲说,“我俩要好好锻炼锻炼身体,有生之年一定要回库尔勒看看,那儿是越来越美了!”
我也在那块贫瘠的土地上度过了幼年时光。尽管当时的物质生活很艰苦,但父辈们吃苦奉献,苦中作乐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父母也以他们知青的勤恳、认真、坚毅、顽强、豁达、乐观、处处与人为善的优良品质在时时教导我培养我,从小就向我灌输“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报效祖国的思想。我考大学时,填报的志愿全是医学院,现在已成为了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后来我加入了中国致公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民主党派党员。
2003年我报名参加了中国上海首批青年志愿者赴老挝服务队,并且有幸成为队里唯一的女医生赴老挝万象做为期半年的医疗服务工作。像我的父辈那样,当年他们义无反顾地为祖国的边疆奉献了青春和热血;如今我是代表日益强盛的中国为贫困的邻国带去技术、关爱和友谊。身处国外,才能切身感受到祖国强大了,一个繁荣进步友爱的中国屹立在世界面前!
2008年我做为队长带领我院其他6位ICU医护人员代表静安区奔赴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加入了那场千里大驰援的急救战斗。在那里,我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和四川人民一起奋战,面对大灾,众志成城共度难关。一个团结坚强抗灾的中国展现在世界面前!她的儿女们对重建美好的家园充满信心!
2010年静安区开始与新疆巴楚县对口支援建设,我院与喀什巴楚县人民医院对接,我们急诊科负责培训那里的医生。2011年我随区专家团去巴楚讲课,并作为主任参加义诊、指导工作。看着座无虚席的大会礼堂,身处人头攒动的义诊大厅,我深深感到巴楚人的渴望和憧憬。县人民医院的院长指着一栋在建的十几层高楼激动地说:“这就是我们医院未来的住院大楼,是由你们上海援建的,里面还会有你们静安区提供的先进的医疗设备呢!”2012年,巴楚县人民医院的小艾就来进修了,他告诉我,这次来是专门来学习ICU技术的,回去后他们新大楼就要启用了,巴楚县人民医院的综合ICU就要成立工作了!我直呼“太快了,太好了!”真替他们高兴,一个现代化的巴楚医院即将展现在我们面前。一个多民族共繁荣、共发展的其乐融融中国正在阔步走来!
五十年来,我和我的父母怀揣着一个个的梦想在工作着、生活着、奋斗着,见证了梦想成真的时刻,承载着亿万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中国梦”正在我们每个人的坚实努力中一步一步向我们走来。“中国梦”将会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精彩,越来越美丽! |